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在线入口

成为全球最受信赖的
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十年研发,初心如一,复宏汉霖的生物创新药研发经 | 姜伟东专访

医学界智库

2019-09-24

“生物药开发风险那么大,为什么当初还义无反顾地选择创业呢?因为老百姓用得起的生物药,中国太需要了!我的妹妹当年得了卵巢癌,但跟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用不起也用不上靶向药。现在有药了,但她却用不上了。”


——复宏汉霖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姜伟东博士


他的创业伙伴、复宏汉霖另一联合创始人刘世高博士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从同样的初心出发,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业。从癌症患者家属到药企联合创始人,从大洋彼岸的一间实验室到地跨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跨国创新药企,两位联合创始人用了十年时间。


近日,“医学界”拜访了复宏汉霖首席科学官、联合创始人姜伟东博士,聆听了这家本土创新药企背后的研发故事。






第一个冲线的秘诀


2019年7月5日,复宏汉霖通过其联席保荐人向香港联交所呈交经更新的上市申请,拟募集资金为5亿美元,同月中国证监会核准了复宏汉霖发行H股的申请。在此之前,复宏汉霖旗下的首个产品利妥昔单抗汉利康已经成功上市。


当外界都在关心公司成功的秘诀时,姜博士向“医学界”表示:“这跟复宏汉霖的核心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我们始终坚持‘质量、速度、创新’的核心理念。只有坚守质量第一,速度才能够真正快起来。”


“其实我们并不是国内第一家开发利妥昔单抗的企业,但我们最终第一个拿到了批文,汉利康也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类似药。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重视质量,速度反而提上去了。”


“把钱花在刀刃上”


两位科学家第一次创业,手上没有太多资金,但对试验所需的投入他们却非常舍得——“要买就买好的仪器设备,不能在这些硬件上拖后腿。”


在汉利康开发的初期,复宏汉霖需要用到一种高表达系统,其选择对后续的开发极为关键,于是两人花3万多美金买来了当时最好的表达系统,用它来推进接下来的试验。而彼时两个人从家人、朋友筹集来的资金也只有十几万美金而已。


曾有一段时间,公司财务情况紧张。为了将公司支撑下去,两位创始人坚持不拿工资,并把存款取出来给员工发工资。姜博士回忆当初创业不免唏嘘:“那段时间持续了半年多,多亏了家人的支持。”


自主研发培养基,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优质的培养基对细胞培养至关重要,但外面购买的培养基成品却不会公布成分。由于每一个项目的细胞株不一样,培养基的配方也要略加调整。为了提高产量,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培养基优化。“自己配制培养基,你知道所有成分,增加减少都方便。”为此,姜博士带领团队潜心研制出培养基配方,并委托厂家生产。


结果证明,自己摸索出的配方不仅把产量从1克提升到了3克多,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原本每升20美金的培养基采购成本降到了4美金左右。“而患者可负担的生物药关键就要打造成本优势。”


不做到与原研药高度相似,就绝不过关


生物类似药是指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的原研药(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生物类似药候选药物的氨基酸序列原则上应与原研药(参照药)相同。而氨基酸序列在早期无法获知,只有做出来后才能去比对是否一致。在早期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发现虽然氨基酸序列、分子量、大小与原研药看起来一一对上了,但出现了10个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的微小差异。


姜博士介绍到:“氨基酸很小,需要把它整个序列排好一一跟原研药对比,有时这种细微差别很难发现。”经过分析部一系列精密分析把差异找了出来,最终复宏汉霖做成了与原研一致的氨基酸序列。


这种与细节较劲,不做到高度相似就绝不过关的精神始终贯穿于复宏汉霖的研发生产过程。

捷报频传,全球研发大棋局


2019开年,复宏汉霖喜讯不断。


• 1月,阿达木单抗(HLX03)获国家药监局(NMPA)新药上市申请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


• 2月,利妥昔单抗(商品名:汉利康)正式获批,成为中国第一个生物类似药;


• 4月,曲妥珠单抗(HLX02)提交上市申请,成为国内首个进行头对头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的生物类似药;


• 6月,HLX02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上市申请受理,成为中国首个在欧盟报产的国产单抗生物类似药,同时也是首个被欧盟受理的“中国籍”曲妥珠单抗;


• 9月,授予KG Bio就复宏汉霖自主研发产品HLX10(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首个单药疗法及两项联合疗法在东南亚地区10个国家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这种全球化的视野和成就,与其从一开始就布局全球,在中国上海、中国台湾、美国加州设立研发基地密不可分。


加州实验室:从idea到研发


最近一两年,在复宏汉霖加州实验室中多了一些不同肤色的面孔。


“新的设想、研发思路在美国更容易实现。”姜博士向“医学界”表示:“在美国,大家会有一些非常创新的理念,敢说敢做,坚持自己的想法,有分歧就在会议上争论,这没关系,因为大家出发点都想把事情做好。”对于美国员工的想法和坚持,科学家出身的姜博士常常持有尊重甚至鼓励的态度,这种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以及为自己想法辩护的自信是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不可或缺的素质。


复宏汉霖开放包容、善于吸纳各方观点的研发氛围为创新提供了最适宜的温床,除1个产品成功上市外,2个产品获得新药上市申请受理,14个产品、6个联合治疗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20多项临床试验,如此优异的成绩在国内单抗生物医药领域也足以傲视群雄。






台北实验室:从分子到动物实验


台北实验室在三个实验室中最晚成立,但员工稳扎稳打的做事方式和极高的敬业精神还是给姜博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动物实验也是台湾实验室的一大特色。目前小鼠规模已经达到了上千只,可同时支持上百个实验,这大大加快了公司的研发速度。


上海实验室:从实验室到药品生产


生物创新药生产不是简单的踩缝纫机做衣服,而是一种高端生产,只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才能胜任。姜博士始终认为,“上海汇聚了大量的高端生物技术人才。”


此外,根植上海也满足了公司很多其他考量。姜博士指出,我们立足中国,希望优先满足中国众多病患的需求,进而凭借成本优势造福于全球更多国家的病患。


全球联动的研发布局加速了复宏汉霖产品研发上市的步伐,同时姜博士也表示,公司商业化团队正在逐渐建立完善中,除聚焦中国市场外,也逐步覆盖到全球其他地区市场。通过与Cipla、Biosidus、雅各臣、Accord及KG Bio等国际知名医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复宏汉霖对外授权已覆盖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


结语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质量是姜博士提及频次最多的一个词,而这种对细节的把控和追求可以追溯到他的大学时代。


“我大学时候是生化课代表,老师对我要求特别严格。有次考试我把‘酶的底物’写成了‘酶的低物’,生化老师笔锋一转,本来的满分就成了95分。”姜博士说,从那时候起,自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事情做好,这也成为了后来他对自己和团队的要求。


尽管有时会被员工吐槽太注重细节,文件里连一个错别字都要纠正,但姜博士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有将最小的问题处理好了,才能一步步做成大事。做药是如此,做其他事亦然。”


- End -

Baidu
sogou